中国诗歌会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4468|回复: 8

[中国诗歌会史] 《中国诗坛:我们的诗歌史》总第64期:从窦隐夫为《新诗歌》向鲁迅先生求赞助说开去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2-28 20:17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中国诗坛:我们的诗歌史》总第64期:张光国《从窦隐夫为〈新诗歌〉向鲁迅先生求赞助说开去》


从窦隐夫为《新诗歌》向鲁迅先生求赞助说开去

〇张光国

  自2019年11月始,我开始集中精力整理中国诗歌会历史。我找到了窦隐夫的资料,又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书信《致窦隐夫》,不少内容与《新诗歌》有关。不胜唏嘘。我们都敌不过时间。你我不能,窦隐夫不能,鲁迅先生也不能。《新诗歌》亦不能。
  中国诗歌会会刊《新诗歌》,由蒲风、任钧、穆木天、杨骚等人于1933年2月11日创刊于上海,距中国诗歌会创立(1932年9月)已过半年之久,当时以中国诗歌社名义编辑发行。初为旬刊,从第一卷第5期起改为半月刊。1934年,窦隐夫在《新诗歌》任编辑。鲁迅写信《致窦隐夫》,也是在1934年,信中说他收到了窦隐夫的来信和《新诗歌》第三期(实为第二卷第3期)。这个时间点过了没多久,《新诗歌》就关张了。那是1934年12月1日,《新诗歌》在出版第二卷第4期之后,停刊。从1933年2月11日至1934年12月1日,《新诗歌》共出11期,培养了王亚平、温流等一大批优秀青年诗人。到了1947年2月,薛汕与沙鸥、李凌又复刊了《新诗歌》,此文暂且不表。
  当年,窦隐夫给鲁迅先生写信,赠阅《新诗歌》,除了请求指导之外,可能还有一点恳请赞助的委婉小意思。《新诗歌》自创刊后运营近两年,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挑战,单纯从经济角度考虑,到了那个时候,可能也已碰到了瓶颈。求人赞助,是很难且很伤脸面的事,特别是向长者和文坛的前辈。我们,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下。当时的刊物怎么生存呢?我研究过当时很多的相关资料,得知,基本有三条路径。一是主持者自掏腰包。一般刚创刊时基本都这样。二是销售刊物。经营者自己、同仁,或让自己的学生或报童在街头进行兜售。有的一期能销二千份左右。那时候,和现在相比,人们的阅读途径少,文化娱乐手段少,在上海、广州等这样的大城市,文学刊物还是有一定市场的。但,不是所有的刊物,象诗歌刊物,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。三是找赞助。不多说,全是泪。要么是屈辱的泪,要么是感激的泪。
  窦隐夫收到鲁迅先生的回信后,当然,肯定也是五味杂陈的,有没有泪,心中的泪有多少,只有他本人知道了。鲁迅先生讲了些自己对诗歌的看法,说了些文坛的人身攻击,却对赞助的事表示了哈哈。他说:“我不能说穷,但说有钱也不对,别处省一点,捐几块钱在现在还不算难事。不过这几天不行,且等一等罢。”有人,论证当时鲁迅先生并不差钱,这个时间点前后正收到了大把稿费。但是,说实在话,钱是自己的,赞助是自愿的,差不差钱与赞不赞助,是俩概念。不赞助,很正常;赞助,很感激。从此信行文中看,鲁迅先生对新诗的感觉是悲观的,他认为“新诗直到现在,还是在交倒楣运”。也是,回信写于11月1号,仅仅一个月后,《新诗歌》又出了一期,关门大吉。呜呼哀哉!
  令人欣慰的是,尽管世事唯艰、诗路漫漫,但是,1933年2月创刊的《新诗歌》,在2010年11月17日经由我们创复后,经过10年的努力与坚守,又推出了312期,其中,出版纸刊84期,推介了数以万计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,成功举办线上文学艺术活动数百场、现场文学艺术活动百余场,现场联谊海内外诗友数千人,在当代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  这些年,在我们于全国各地举办的研讨会和讲座上,我多次批驳“饿死诗人”、“饿死诗歌”的论调。今天,我还是这样!我写诗,我快乐;爱诗歌,爱生活!为诗人和诗歌正名,践行和推广快乐诗歌!我们愿意,与时俱进、锐意进取、创新发展,与诗人们同在同行!
  加油!

张光国2020年2月27日晨于静思轩



附鲁迅《致窦隐夫》:

致窦隐夫


隐夫先生:
  来信并《新诗歌》第三期已收到,谢谢;第二期也早收到了。
  要我论诗,真如要我讲天文一样,苦于不知怎么说才好,实在因为素无研究,空空如也。我只有一个私见,以为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,但究以后一种为好;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,也究以后一种为好;可惜中国的新诗大概是前一种。没有节调,没有韵,它唱不来;唱不来,就记不住,记不住,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,占了它的地位。许多人也唱《毛毛雨》,但这是因为黎锦晖唱了的缘故,大家在唱黎锦晖之所唱,并非唱新诗本身,新诗直到现在,还是在交倒楣运。
  我以为内容且不说,新诗先要有节调,押大致相近的韵,给大家容易记,又顺口,唱得出来。但白话要押韵而又自然,是颇不容易的,我自己实在不会做,只好发议论。
  我不能说穷,但说有钱也不对,别处省一点,捐几块钱在现在还不算难事。不过这几天不行,且等一等罢。
  骂我之说,倒没有听人说,那一篇文章是先前看过的,也并不觉得在骂我。上海之文坛消息家,好造谣言,倘使一一注意,正中其计,我是向来不睬的。
  专此布复,即颂
  时绥。
  迅 上 十一月一夜。
  就是我们的同人中,有些人头脑也太简单,友敌不分,微风社骂我为“文妖”,他就恭恭敬敬地记住:“鲁迅是文妖”。于是此后看见“文妖”二字,便以为就是骂我,互相报告了。这情形颇可叹。但我是不至于连这一点辨别力都没有的,请万勿介意为要。又及。
  (1934)。


【作家简介】张光国,笔名毓榕、轩辕国,1975年生于山东潍坊,1998年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,曾进修于鲁迅文学院,做过教师、编辑、记者、报社驻潍坊工作站站长、潍坊万众传媒总经理。系《诗》、《汉语诗人》、《诗人与诗》、《中国诗风》、《短歌行》、《诗三百》、《千家诗》、《诗评家》、《中国诗歌鉴赏》、《大唐》、《作家与文学》、《作家与诗人》、《文艺家》、《文艺杂志》、《神洲文学》总编,世界诗人协会、中国诗歌会、中国诗人协会名誉会长,中国新诗社社长、大唐诗社社长,中国诗歌学院、白浪书院客座教授,作家诗人高级研修班导师,神洲文学院院长。创建诗人网(http://www.shirenwang.com/)、中国诗歌会网(http://www.cpa1932.com/)。对小诗的定义、内涵、外延及本质特征、特点特色进行了界定和论述,继承创新小诗、重塑小诗派、延展推动小诗运动;发起新古风运动,倡导从诗歌的制式、韵律等方面入手,以古风载今事,沟通好、融合好、发展好中国诗歌的历史、今天和未来;创建回归诗派,倡导回归真我、回归生活、回归诗歌;创建中国乐画诗派,倡导乐、画、诗的有机统一;创建中国山水诗派,继承、创新山水诗,以诗歌现场活动开创山水诗创作新局面;创建中国草原诗派,着力以草原题材为突破口和创作特色,挖掘一批优秀的草原诗歌,推介一批优秀的草原诗人,进一步推动诗歌的繁荣与发展,进一步增进诗人之间的联谊与交流;创建中国乡土田园诗派,倡导以乡土、田园为思想内核,进一步推动乡土田园诗的创作与发展。创始带着文艺去旅行、带着诗歌去旅行、诗意的行走、网络时代诗歌大展、网络时代诗歌节、孔子诗歌奖、陶渊明文学奖、李清照诗词奖、诗人节(世界诗人节)、中国诗人大会、中国诗人峰会、红高粱诗会、红高粱笔会、红高粱作家论坛、中国诗文研讨会、中国作家诗人论坛、北海文艺沙龙、凤凰与白狼文学艺术沙龙、中国诗歌展、中国诗人采风行、中国诗歌会年会、唐风宋韵●诗行天下、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、中国山水诗人论坛、中国山海诗会、中国草原诗会、中国昆仑作家论坛、中国昆仑诗会、中国风雅颂诗歌颂读节、中国诗人旅行家论坛、中国明星诗会、中国乡土田园诗人论坛、中国山水诗派且行且吟诗会、大唐诗歌节、新诗百年峰会、中外诗歌大展等一系列大型诗歌文学艺术评比和研讨交流、采风活动。1999年发表小说处女作《杏花》,自1994年从事创作以来,已发表各类作品一百余万字,获得国家级、省市级等若干奖项。出版个人诗集《诗人与美人鱼》、《陶罐上的少女》,诗歌评论集《同凤凰与白狼一起吟唱》,诗话专著《黄鹤楼诗话》、《北海诗话》,长篇小说《沙僧别传》。策划出版长篇科幻小说《不明飞行》,学术专著《透析〈论语〉智慧》、《〈老子〉正道与当世迷途》等;编著《当代作家新势力文萃》、《当代中国作家名录》、《当代中国诗人名录》、《网诗诗典》、《中国优秀网络诗人》、《中国最佳诗选》以及文丛《北海文丛》、《北海诗稿》、《北海诗笺》、《网络时代作家诗人》等数十部。

〓信息动态〓


2020年度中国诗文奖征稿启事


  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,由中国诗歌会主办,主要评选年度中国诗文奖、年度作家与诗人奖和年度中国鸿鼎文学奖,另随机加入其他诗歌比赛,召开中国诗文研讨会,组织现场采风。前期,已成功举办六届:
  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——印象重庆系列活动(2013年11月9日至10日,重庆);
  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——走进绍兴系列活动(2014年3月29日至30日,浙江绍兴);
  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——再聚内蒙古系列活动(2016年7月29日至8月1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、乌拉特大草原、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胡油房村、温根塔拉草原旅游区、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、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银肯响沙湾);
  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——多彩贵州美丽黔东南诗意之旅系列活动(2017年7月18日至22日,贵州贵阳,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岜沙苗寨、加榜梯田、肇兴侗寨、三宝侗寨、西江千户苗寨);
  首届中国昆仑诗会暨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——大美青海诗意之旅系列活动(2018年7月11日至15日,青海西宁塔尔寺、宗喀拉则、青海湖、茶卡草原、茶卡盐湖、祁连大草原、卓尔山、门源百里油菜花海);
  首届周伦章文学奖颁奖礼暨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——走进扬州系列活动(2019年5月2日至4日,江苏扬州)。
  2020年7月9日至13日,我们将组织第三届中国昆仑作家论坛●第六届新诗百年峰会暨中国作家诗人采风行——走进七彩云南系列活动,在昆明举办颁奖礼,召开研讨会,并组织去大理、丽江等处采风。
  2020年度中国诗文奖现启动征稿,欢迎广大文朋诗友踊跃参与!
  奖项激励:设金奖、银奖、铜奖,颁授获奖证书和金属奖杯。获奖者在我们旗下的微刊上进行宣传,获奖作品编入纸质杂志《作家与文学》进行推介。到现场者,现场颁发获奖证书、金属奖杯,赠阅样刊;不到现场者,获奖证书、金属奖杯、样刊将在活动之后组织快递(我们付快递费)。
  评选机制:初评→复评(网上公布复评通过名单,复评通过者有获得铜奖资格)→终评(由主办方终评出金、银奖,并颁奖)。
  现场活动:邀请复评通过者莅临现场参加颁奖礼、研讨会和采风活动。
  征稿要求:每人限投2020年度最佳诗文作品一件;诗歌限60行内,不分行者限600字内,题材、诗型不限,风格不拘,要有诗味、有内涵、意境美、语言美、韵律美、简练、有佳句、有技巧;文限5000字内,包括小说、散文、文学评论,题材不限,要有思想、有文采、有特色、有章法。
  投稿方向:zgzjsrcfx@163.com
  截稿时间:2020年5月26日。


中国诗歌会

2020年1月28日


〓〓〓


  1936年11月,广州艺术工作者协会诗歌组创建,由中国诗歌会广州分会负责人温流担任组长,出版《今日诗歌》杂志。
  1937年初,广州诗坛社成立,以中国诗歌会广州分会成员为核心。
  1937年7月1日,《广州诗坛》杂志创刊,以中国诗歌会“捉住现实”为基本主张。
  1937年8月中旬,作为中国诗歌会创始人之一的蒲风回到广州主持广州诗坛社工作。
  1937年10月24日,由蒲风倡议,广州诗坛社易名为中国诗坛社,《广州诗坛》改称《中国诗坛》。由黄宁婴、陈芦获、陈残云、黄鲁、鸥外鸥合办的诗刊《诗场》并入《中国诗坛》。
  1938年春,蒲风受中共组织派遣,弃笔从戎,到陆军154师922团任上尉书记。《中国诗坛》主编由雷石榆担纲,黄宁婴和鸥外鸥协助。郭沫若和茅盾等人先后到达广州,给《中国诗坛》的新诗歌运动发展以有力的推动和积极的影响。
  1940年初,黄宁婴、胡危舟等在香港复刊《中国诗坛》,出版三期。随后,陈残云、黄宁婴等又在桂林出版了三期《中国诗坛》。
  1945年秋,回到广州的黄宁婴、陈残云、李育中、吕剑、洪遒五人组成编委会,于1946年出版了《中国诗坛》“光复版”。
  1947年2月15日原中国诗歌会会刊《新诗歌》“第二代”——40年代的《新诗歌》在上海诞生。1948年移至香港继续出版四辑,并同时出版“新诗歌”丛书约10本。1948年3月,《中国诗坛》从广州再度迁到香港,以“丛刊”形式出版,编辑由黄宁婴、陈残云等负责。汇聚香港郭沫若、茅盾、臧克家等人都撰文或发表诗作。《中国诗坛》与《新诗歌》一起在香港掀起新诗歌热潮,成为重要的文艺阵地。
  1983年9月1至2日,为纪念《中国诗坛》创刊46周年,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室召开了“《中国诗坛》学术座谈会”。会议邀请到原《中国诗坛》的中坚人物或积极分子陈残云、陈芦获、鸥外鸥、李育中、叶春、野曼、郑树荣、马冰山、李又华、楼栖、王文娴等人。
  写好属于我们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史!
  撰好属于我们每一位优秀诗人的中国诗坛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!
  《中国诗坛:我们的诗歌史》,为中国诗歌会立传!
  《中国诗坛:我们的诗歌史》,由著名作家、诗人、评论家张光国编著,旨为中国诗歌会以及所团结的优秀诗人编写诗歌史志,在出版纸质书刊的同时,推出微刊和电子刊。
  总编:张光国
  网站:中国诗歌会网
  http://www.cpa1932.com
  微信公众号名称:中国诗选刊
  微信号:CPA1932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Archiver|中国诗歌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1999~2024

GMT+8, 2024-3-29 12:56 , Processed in 0.04961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